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作者是 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是 学说代表人物。
答案:战国时期|孟子|儒家
解析:分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困于心衡于虑 。
答案:畔:通“叛”,背叛|衡通横,梗塞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畔”和“衡”是通假字现象。
点评: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分析:A“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故选C。
点评: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答案:兵器|限制|通“叛”,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