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
1、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
2、反复诵读,交流诗歌清新明朗、节奏欢快的语言。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的合作,细致交流评价作者的情感。
先学后教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代表作有《 》《 》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 ”。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 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 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2、读准下列字的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蓑衣( ) 斗笠( ) 襁褓( ) 润如油膏( )
3. 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