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的概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北京举行示威游行,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之后各地学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中心地点 :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主力:前期-学生、后期-工人;
口号:外争主权,内出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
结果: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 利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不久,北京、武汉、长沙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的先进分子也组成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早期组织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6、历史意义: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