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8——22,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即使与印度相比,差距也不小。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组织编制“一五”计划,起止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问题,主题是工业化的起步,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建国初的经济建设不了解,经济问题学生也不易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提供大量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