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曾国藩其人,形成自己正确而独到的判断。
2.了解曾国藩的《五箴》,把握其思想价值。
3.深刻理解《谨言箴》所表达的主 旨,养成谨言、慎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在《谨言箴》所表达的主旨。
教学难点
曾国藩富有争议的一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张扬个性、提倡自由的时代,我们总想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所以,我们主张言论自由,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沉默是金”这句古人的至理名言在今天早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不知有多少人起来反驳它,说 “沉默未必是金”“沉默是土 ”。也许,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反驳是对的。但是,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言多必失”,同样是至理名言。它告诉我们,说话要谨慎,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关于如何说话,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教我们如何“说话”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曾国藩。(见教师教学用书资料)
2.解题。
道光甲辰(1844)年,曾国藩正致力于程朱理学,模仿韩愈的《五箴》,也写了一篇《五箴》:《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本文节选的是其中一箴。作者认为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都是言谈的大忌,告诫自己必须改悔,并用以训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