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题
1.(福建龙岩)从“ 大生纱厂”、“实业救国”、“清末状元”这些关键词中,你能联想到( )
A.李鸿章 B.张謇 C.张之洞 D.孙中山
2.(广东)状元实业家张謇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的主张是( )
A.变法图强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3 .(河北)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 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4.(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出现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5.(湖北荆州)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互联网
6.(广东)他的译著很快传遍 全国,“天演论”、“物竞”、“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刊上的常用词语,他是(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