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编辑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考试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历史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07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7/2/13 10:30: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交通不畅导致英国棉制睡帽很难运到中国
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2.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亚细亚的孤儿》是我国台湾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小说,本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身体认同,其矛盾与混乱的心理有深刻描绘,内容叙述了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压……使台湾成为“孤儿”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新文化运动是我 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7.“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 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