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能正确对待父母、老师的引导、教育、保护。激发感恩之心,珍惜各项权利,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配合、接受家庭和学校的保护。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感受、珍惜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各种关爱与保护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对待来自家庭的种种保护,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含义,了解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具体规定,理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他人的保护,更需要自身的努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内容,学校保护的内容。
教学难点
在明确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内容的前提下,学会珍惜和感恩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重要的法律条文。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相关的典型案例、视频、图片资料,设计探究活动,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和收集自己或同学们来自家庭方面保护的有关现象与事例,感受自己所享有的权利。了解本校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或受到侵犯的实际情况,保证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确保教育的针对性。
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