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导学案:21诗五首(语文)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语文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96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12/22 11:47: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常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巩县(进河南巩县)人,其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现存诗约1 400多首。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其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其代表作品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等。
2.主题解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以想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并且流露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挂念之情。
《登飞来峰》:诗人借景说理,抒发具有政治内容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立志革新的远大抱负和情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写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净,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
《望岳》:诗人通过描绘泰山之雄伟,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观沧海》:借景抒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