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导学案:16小溪流的歌(语文)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语文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1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12/22 11:43:3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走近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童话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溪在下一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
2.主题解说
   文章通过写小溪流长成小河、大江、海洋的发展过程,点明了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永不停息的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赞美了小溪流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精神。
3.重点突破
    题记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
提示:从表面上看,小溪流在发展过程中是一直“唱着歌”的,而且,即使融入了海洋,他的歌声也永远不会停歇;再往深处想,“小溪流”是唱着歌前进发展壮大的,他的歌声不正是见证了他自信乐观、坚定执著、永远前进的精神吗?小溪流的歌永远唱不完,也正意味着他的这些精神的不朽。
4.难点攻克
    课文中的“枯树桩”“乌鸦”和“泥沙”分别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作用?
    提示一:“枯树桩”比喻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的人。
    提示二:“乌鸦”比喻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
    提示三:“泥沙”是指社会中那些跟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下来、甘愿掉队的人。
提示四:写他们是为了从反面衬托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精神的可贵。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