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历史学案
初中历史编辑
(新北师大版)2016年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导学案(历史)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华师大版
    所属学科初中历史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64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12/21 10:13:5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间和秦朝的历史地位;
2、熟记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2、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
2、如何评价秦始皇?
本课内容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是常考知识点。因而同学们必须认真研读课本,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本科预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先给出总体评价,然后分别阐述其功绩和过错,最后做总结评价。
“皇帝”的由来: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尊贵。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就这样,嬴政被称为“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