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解读】
学习要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百家争鸣”使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
学习延伸: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知识梳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说创始人。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3、百家争鸣: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学派
|
代表人物
|
代表作
|
主要思想观点
|
儒家
|
孟轲(孟子)
|
《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
墨家
|
墨翟(墨子)
|
《墨子》
|
兼爱,非攻
|
法家
|
韩非(韩非子)
|
《韩非子》
|
“法”治,中央集权
|
道家
|
庄周(庄子)
|
《庄子》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