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2016年中考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88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10/25 9:07:1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2016年中考福建龙岩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法。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
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答案】(2分)D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6年中考福建厦门卷】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                ”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右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                    
【答案】(1)(2分)要点与评分:有称呼,使用礼貌用语1分,符合情境1分。示例1:(王)阿姨,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示例2:(王)阿姨,您贴春联,需要(我)帮忙吗?(2)(2分)要点与评分:只分出上下联的仅得1分,能根据提示讲清理由的,可得2分。示例:(王阿姨),根据对联的规则,B的末字“绿”字读第四声,所以B是上联;A的末字“红”字读第二声,所以A是下联。
【解析】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