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雨说》是郑愁予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味感情。
2、了解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教学重点:
1、理解“笑”的内涵。
2、体会“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
朗读体会、联想想象、模仿写作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