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重点)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
预习案
1.简单掌握现代诗知识及作者知识
2.读顺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疏通诗意。
3.正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焉支 隘口 蹲踞 焚 躯体 敕勒
4.解词:
5.焚——烧。
蹲踞——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6.我的疑惑。
探究案(第一课时)
一、赏析《长城谣》
1.整体阅读,探究问题
⑴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分为三类: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⑵ 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如果要你用一个比方来形容这种情感,或者说用 “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会怎么写?
⑶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使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