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等。
2.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同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总一分一总”式、“总(概括)一分(具体)”式、“分一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结构: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一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摹状貌、作诠释(10种)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