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辽宁锦州凌海石山中学七年级下册同步学习自我小测: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语文)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55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10/24 16:20:1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自我小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难(jiān)     逼xiá
岖(qí          流(zhuó
B界(jìng          jùn
势(bó           山(cóng
C岭(dié           (ái
dàng          jué
D途(lǔ            zǔ
 
jiàn           m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____________,在这悲壮的歌声中,走过这____________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____________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A.献出 歌曲 艰难 建设
B.拿出 歌曲 崎岖 建设
C.拿出 曲调 崎岖 建造
D.献出 曲调 艰难 建造
3.按照提示用原文填空。
本文中多处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把____________比喻成长江大河,把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比作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比喻成崎岖险阻的道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互换位置,并不改变题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B.本文是用散文形式写的一篇民族精神颂歌。
C.文章通篇使用比喻,说理与抒情相结合,气魄豪壮,意味隽永。
D.本文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目的是号召国民抓住民族逢新的转机,去开创历史的新纪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8题。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