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过程和方法目标: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阅读课文,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一 预习导学
1、读准字音:
xiè rú mò dì
机械 含辛茹苦 蓦地
hàn nì liáo xūn
浩瀚 销声匿迹 寥寥无几 元勋
qiè mí qīng zhăn
胆怯 弥漫 氢弹 崭露头角
2.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 年生于合肥。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45年赴美从事核子物理学研究,荣获美国五所大学的博士学位。1957年同李政道合作,创立“李杨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奖。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杨教授经常回国讲学,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3 写作背景;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人物通讯,发表在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上。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利用铀等原子核分裂所产生的原子能进行杀伤和破坏的一种高效能炸弹;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
二、合作探究(教师寄语:会学习、会合作,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