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意思、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作者的感情。
2、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积极讨论 大胆质疑
3、情感目标:激情投入朗读之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
【重点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使用说明】
1、 通读教材,红笔勾画重点知识。(可参读教辅材料)
2、 认真完成导学案,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3、 完成时间30分钟。
Ⅰ.预习见疑(根据学科特点,自行设计)
1、 文学常识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字 , 末年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与其子 、 并称“三曹”。
体裁: ,从表达方式看是一首 诗。
2、 背景解读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东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