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在学习熟读的基础上授课。
第一课时 学习《答谢中书书》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美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