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曾说:“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他提出的“天下为公”和“平等、自由、博爱”的学说,即是“大同学说”。借此颠覆了清潮统治,建立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在此基础上,他科学地创建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民主思想。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源于什么?源于儒家经典《礼记》。走近《礼记》,你一定会被圣贤先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所震撼。
1.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并背诵、默写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本文气势强盛的语言特点。
3.领悟世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天下为公(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