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所见,就一定是事物的本质吗?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许多现象都不以其真面目示人,比如朝霞满天、晚霞灿烂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落日的幻觉》这篇科学小品,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描写了日落时的景象,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日落背后的科学道理,告诉我们,科学无处不在。
1.了解落日的幻觉的成因,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说明顺序,明确说明的方法,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3.激发热爱科学的好奇心,培养注重观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筷子在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似断折是一种光学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有趣的现象也很多。老师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意境博大深远,但落日真的是圆的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梦幻的夕阳,走进《落日的幻觉》。
1.熟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绮丽(qǐ) 殷红(yān)
日薄西山(bó) 气息奄奄(yǎn)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殷红:带黑的红色。 绚丽:灿烂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