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竹信”;从“漂流瓶”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通信技术借助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而在20世纪初期的我国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信客”。很长一段时间里,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余秋雨的《信客》就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信客的故事。
1.熟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学习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像信客那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传递者——信客,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邮递员也还在延续着他们的工作。请随我走进余秋雨先生的《信客》。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跋涉(bá shè) 灰黯(àn) 唏嘘(xī xū)
嫉妒(jí dù) 噩耗(è hào) 猝然(cù)
焦灼(zhuó) 时髦(máo) 伎俩(jì liǎng)
吊唁(yàn)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穷愁潦倒:穷困愁苦而颓废、失意。潦倒,颓丧、失意。
灰黯:暗淡;不鲜明。
细声慢气:形容小声和气、慢条斯理地说话的样子。
风尘苦旅:饱经沧桑的旅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