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的不是比赛
陈 原
如今,少儿参加国内外的各种比赛,甚至在电视节目里一比高低,已经成为观众和舆论的话题。而且,感慨最多的是小选手们的态度、表情、谈吐,还有从家长到老师的那份表现。
任何竞赛都会有输有赢,名次也会有高低,假如过于计较其中的得失,将名次和奖项看得比天大,一副不堪承受的模样,这种对输赢得失的态度,恰恰说明对孩子的人文教育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成功的。
有的孩子,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小小年纪,居然能说出“春秋战国,还是难不倒我的”;而有的孩子,输,或者不过是第二、第三,就泪流满面,好像一生成败在此一举。【甲】这样的孩子,如何能领悟“满招损,谦受益”?将来又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如何顺利度过人生的曲折和波澜?
有的孩子,明明答错了、忘记了,或是一时疏忽了,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后,却偏偏要对着镜头反复强调一堆的理由,表明自己会、自己知道,后悔不迭,哇哇哭开了。【乙】人哪有不失误的,哪有什么都懂的,可养成强调客观理由的习惯,就可能学会文过饰非,就可能不敢直面自己,就可能永远自以为是。这样的孩子,将来是难得认错,也不可能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孩子身上的问题,当然不能只怪孩子,看看他们四周:家长个个挥拳、高喊,举起胜利的手势;老师一会儿咬牙,一会儿皱眉。这样的应对能力,自然会影响孩子。【丙】他们最需要教育孩子的是,如何面对输赢,如何看待竞赛,如何面对其他选手。可惜的是,他们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那种志在必得的情绪,那种以比赛论输赢的思维,都将孩子推上了一个脆弱的平台,可能坍塌,可能崩溃,可能蒙上一层阴影,这些,都可能左右孩子的未来。
【丁】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同学,应该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输的并不是比赛。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4月10日17版 有删改)
【文章解构】
2015永州
|
议论文·输的不是比赛
|
中心论点
|
要提高对孩子的人文教育水平。
|
论证思路
|
首先由少儿参加各类比赛过分注重输赢的现象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接着采用举例论证从“赢”与“输”两方面证明孩子们过于计较输赢,最后点明原因,总结全文。
|
层次划分
|
第一部分(第1段):由少儿参加各类比赛过分注重输赢的现象引出中心论点——要提高对孩子的人文教育水平。
第二部分(第2~4段):从“赢”与“输”两方面举例证明孩子们过于计较输赢。
第三部分(第5~6段):点明孩子们过于计较输赢的原因并总结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