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 】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 ① (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 ② (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 】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 ③ (攒齐/凑足)十二样。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系(jì)粘 熏 苋(jiàn) B. 系(xì) 沾 醺 苋(xiàn)
C. 系(jì) 沾 熏 苋(xiàn) D. 系(xì) 粘 醺 苋(jiàn)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门楣 ②丢 ③凑足 B. ①门框 ②丢 ③攒齐
C. ①门楣 ②放 ③攒齐 D. ①门框 ②放 ③凑足
(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2分)
A.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B.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D.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在他脸上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非凡的器宇。
器宇:气概,风度。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
诘责:责问。
C. 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正襟危坐:形容拘束、紧张的样子。
D.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