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在两个月前的《诗歌教学》培训中,听完后,联系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更加确认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开拓学生想像,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提高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歌是灵动的,充满了诗人的智慧和灵秀,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但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像,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人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