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编辑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7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8/17 19:59:3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先抑后扬的写法。
2、联系生活,深人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蝉””大家都知道吧!谁来介绍一下?“蝉”,大家思考过吗?我们有没有一些感悟?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来读读小思的文章,看看作者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二、学习《蝉》。
1、齐读《蝉》,思考:《蝉》一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作者对蝉的喜欢?哪些地方表现出对蝉的不喜欢?作者究竟喜不喜欢“蝉”?从文中找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从讨厌到敬重。先不喜欢:烦人的聒噪,病蝉。()
听说“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后宽恕了它。()
由此来看作者对蝉的态度是喜欢,赞美。但这是在了解了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后。这种写法叫做“先抑后扬”也可以称为“欲扬先抑”,“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