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品味、鉴赏课文。
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教学重点:
1、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二、学习最后一段,体味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1、小组学习讨论。
(1)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有何不同?
(2)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4)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也许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