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庖官(páo) 食讫(qì) 佯惊(yáng) 伺查(sì) 谮害(zèn )
诈败(zhà) 麾军(huī)绰刀(chāo) 夏侯惇( dūn ) 簏( lù )
鸡肋(lèi) 沉吟(yín)褒贬(bāo)(biǎn) 主簿(bù)
邺城(yè) 高阜(fù) 酥(sū) 曹丕(pī) 伺(sì)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家作品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张飞、关羽、周瑜等众多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2、背景资料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后半部分。曹阿瞒即课文的曹操。“杨修之死”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期间。曹操率大军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战,再败,只得兵退斜谷。曹操屯兵日久,是进是退,犹豫不决。看透曹操心意的行军主簿杨修,擅自命令军士准备撤退,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
二、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
3、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认识杨修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