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美国中部平原高度机械化生产和商品性农业的特点,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方面各具特色。学会尊重不同、认同差异。
3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分析归纳、互相合作。
美国中部平原的生产方式及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理解平原地区不同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地及湄南河平原以水稻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今天我们到美国中部平原去看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
1.比较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差异
展示图1——湄南河平原 图2——美国地形
学生自学课文,按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展示表格1
|
湄南河平原
|
美国中部平原
|
地理位置
|
东南亚
|
北美洲中部
|
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河流
|
水网密布
|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
平原面积
|
较小
|
广阔
|
人口密度
|
稠密
|
稀少
|
主要农作物
|
水稻
|
小麦
|
生产方式
|
手工劳动
|
高度机械化
|
交通
|
不便
|
四通八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