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难点: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三)教学准备
托盘、定滑轮、砝码、光滑木块、细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把一块下端间隔镂空的长方体海绵放在木板上,慢慢抬起木板的一端,看到在一定高度内。海绵块倾斜但不下滑,木板抬到一定的高度时海绵块下滑。
问:为什么刚抬起木板时,海绵块滑不下来?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骑自行车停止踩脚踏板后不管路面多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
问:物体的运动最终都要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二、摩擦力
1、问学生:你们感受到过摩擦力的作用吗?
2、学生实验。(1)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试一试;让学生用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有一种阻碍手、脚移动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实际上是摩擦力对手、脚作用的体现。)
(2)问:如果手没有与桌面接触,或者手按在桌面上不想滑动,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不会)
3、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怎样才会产生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