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历史教案
初中历史编辑
(新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历史)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复习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历史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56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6/7/4 11:35: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课标要求:
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史实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为巩固新生政权做出的努力表现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就诠释了“中国梦”。大家请看大屏幕,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段话。这段话里,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是什么?(多媒体展示材料)大家想想实现中国梦的起点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单元进行主题复习。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
前面咱们已经复习了基础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将本单元的历史事件用年代尺梳理出来。
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新中国政权的成立和巩固。同学们依据梳理的年代尺咱们一起解决几个问题。年代尺上哪一事件标志新中国政权的成立?哪一事件为新政权的成立做了准备?同学们结合课本第3页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开国大典上哪些事实实践了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所以不难看出,一届政协会议为新政权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自主探究,释难解疑】
一、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过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我们迈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步。其实早在30年代,中国人就有了中国梦。同学们来看大屏幕,看看30年代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1932年的中国梦是什么?那为什么说“1932年的梦,止于空想”(生答)因为我们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不独立,所以1932的梦止于空想。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则材料,与30年代中国梦不能实现相比较,依据材料,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就迈开了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步?所以,新中国的成立是实现中国梦的起点。
二、建国初期国内外形势
1、国际形势
过渡: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首先,我们来看国际形势。(多媒体展示材料)同学们依据这三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这些政策体现了美国对华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敌视新中国?同学们回顾课文内容,抗美援朝前,美国敌视新中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有哪些?那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新中国有何影响?
2、国内形势
(过渡)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我们通过抗美援朝打破了这一困境,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与此同时,国内还存在怎样的困境?大家来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材料)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政权面临怎样的国内困境?
大家都知道,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为什么我们当时采取方式解放西藏?同学们想想,用和平方式解决,好在哪里?那么土地改革又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的困境的?大家想想,我们可以借助土地改革的哪方面知识点解决这个问题?
 
(过渡)以上,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为巩固新政权做的努力。大家来说说这些举措都是从哪些角度巩固了新政权。(政治、军事、经济)除了这些角度外,在这一时期,为巩固新政权,我们还做了哪些努力。大家翻到课本111415课。简要归纳一下。这一系列举措,在国内使新政权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在国际上我们有了新朋友。为后面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课堂总结,情感升华
通过本单元的主题复习,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随后,在第二、第三单元,我们将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探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特色道路,让“中国梦”的实现最终成为可能。
 
 
 
 
 
 
生依据材料回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生答:新中国的成立
 
 
 
 
 
 
 
 
 
 
 
生依据年代尺回答问题
 
 
 
 
 
 
 
 
 
 
 
 
 
 
生答:民族独立,人民生活安康
 
 
 
 
 
 
生答: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生答: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
 
 
 
 
生回顾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深入理解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的内涵。
 
 
 
 
 
 
生依据材料得出结论:材料一“西藏有分裂出去的危险,说明西藏尚未解放”,材料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少地或是无地。封建土地私有制仍然存在。
 
生依据材料回答:(地域、政教合一,全民信教,民族向心力很强。)理解西藏和平解放与巩固政权之间的关系。
生依据课文中土地改革的内容理解土改与巩固政权之间的关系。
 
 
 
生看书归纳:民族关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军事:组建新兵种。外交。)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