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右图是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秦朝文物,正面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砖文字体为小篆 ②内容歌颂秦的统一 ③制作年代在公元前221年之前
A.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③ D.①③
3.“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4.《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繁荣。下列有关该朝代经济发展表述最准确的是
A.宋代北方仍是全国经济重心 B.政府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 D.南宋时,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5.近代某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 B.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