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在千里。
2、壮志饥餐胡虏肉, 。
3、 ,得地本虚心。
4、 ,八千里路云和月。
(二)阅读下列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两首元曲表现了不同的心境,《天净沙 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 秋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 7、对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两首元曲都着力描绘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B.开头两句撷取了六个名词来表现秋意。
C.“飞鸿”与“西风”都增添了明丽与动感。
D.都不着一个“秋”字,却都写尽了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6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 本文的作者是____ __ 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文言文有_____ __(课文名)。(2分)
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2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则寓言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黔之驴,所以作者对驴详写。
B.这则寓言旨在讽刺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外强中干的人物。
C.运用大量细节描写,表现老虎一步步认清驴的 过程。
D.这则寓言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和“黔驴之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7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