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神话的虚构是一目了然的;传说则包含有事实的成分,即使这成分很少”。据此理解,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盘古开天辟地 B.北京人的发现 C. 炎黄二帝 D.常州圩墩遗址
2.《汉书》记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不忧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而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到宋朝时“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促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江南相对安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C.新的农作物在江南的引种 D.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技术和经验
3.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下列图片不能反映这一主题的有
A.昭君出塞 B.唐招提寺 C.唐蕃会盟碑 D.清朝册封班禅(金印)
4.陈季同(晚晴驻法外交官)在《中国人自画像》中写道“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各省和京城;悬挂中国国旗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海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下列对“他们的成就”理解正确的是
A.“他们的成就”只是昙花一现,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B.“他们的成就”不仅集中在军事和经济领域,而且在制度方面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增开港口并投资设厂客观上促成了“他们的成就”
D.“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开展促成了“他们的成就”
5.周恩来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观察以下不同时期周恩来的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的周恩来正在参加五四运动 B.②中的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
C.③中的周恩来参加了中共七大 D.④中的周恩来参加了万隆会议
6.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B.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中国抗美援朝即将取得胜利
7.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正式建交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