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任选其中6句)
①树木丛生, 。 (曹操《观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④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窈窕淑女, 。 (《关雎》)
⑧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 。
2.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煦风吹过新倔的花qí,花园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人从花棚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折,漫不经心,流过草原。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中间浮过,仿佛细纱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蒙蒙一片,把白杨的轮kuò勾成了堇色。
林清玄《合欢山印象》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煦风( ) 花qí( ) 轮kuò(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中“着意”的意思是 。(2分)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西行取经路上,唐僧收了三个徒弟:在 收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
流沙河收了 。(2分)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奴隶为主人公,其中《马和驴》的故事揭示了 的道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