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D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解析:明朝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3.“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实质上反映了( )
A.皇帝的辛劳 B.君权的强化
C.地方的无权 D.仪式的完善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题干材料“军机处一日日程”实质上反映了君权的强化,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4.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的事件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荷兰人抵达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南洋属于郑和下西洋到达的范围,据此分析可知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