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分析并理解海燕的形象和精神。(重点)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难点)
3、品味语言,培养学生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当时的俄国社会受着沙皇的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也越来越高涨,高尔基亲自目睹了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暴风雨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