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三维目标:
【掌握知识与能力】
了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对建国以来科技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查找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技成就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2.教材分析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共分2个板块,主要讲的是:“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2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其中的知识点在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常有体现,因此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的重点课之一。
3.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