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12课的内容,属于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部分。本课与教材前面两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宋金对峙》贯穿起来,形成民族关系的发展这条重要历史主线。地位十分重要。本课教材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元朝大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落脚点是民族关系的发展,三个子目都渗透了民族融合这一主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对外扩张,通过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评价,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阐释历史现象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③掌握元世祖改制的内容及意义,分析归纳元朝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从是否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来客观评价成吉思汗。 
②了解蒙古政权武力征服南宋的过程,具体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题讨论,客观议价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统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全面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感知元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② 通过文天祥抗元和被俘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的事迹,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③通过蒙古和元朝的统一及蒙古政权的扩张,认识战争的多样性,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