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0一五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6 页。考试时间 60 分钟。共 5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行和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很显然,“虽死犹存”肯定的是秦的某种政治措施或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是经济措施,焚书坑儒秦是文化措施,修筑长城军事措施,A、B、C 三项错误。秦朝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国家统一影响至巨,至今依然影响巨大,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