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作为初中语文老师,科学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是根本。何为科学有效?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高效阅读,有效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所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生一世离不开阅读,而初中语文教学有“教学目的、教学环境、教材、教学手段、学生和教师”六大要素。在这六大要素中,教学目的是设定的,是前提;教学环境是一定的,是条件;教材是预定的,是基础;教学手段是选定的,是帮手;学生是特定的,为对象;教师是决定者,是核心。
当前的阅读情况令人担忧:学生不具备阅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没有时效的阅读过程与方法,没有深刻的阅读情感体验,更没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以至在面对文章时不知应该把握哪些内容,在解答和组织答案时不知从何下手、如何下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不是学生的错,更不是环境差,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将六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是教师的问题,因为教师是决定者,是核心。如果教师的提问方式与思维调动方法不足以敞开学生的心扉、不足以放开学生的思路、不足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才导致了今天的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