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5章 第一节 两种电荷教案 (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9 K
    上传用户xhz2627
  • 更新时间2015/1/29 10:37:1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进行新课
 
 
 
 
 
 
 
 
 
 
 
 
 
 
 
小结
练习
 
板书设计
 
 
胶棒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答: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教师总结:①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演示实验:用被丝绸 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 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教师总结:验电器金 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举例分析
 
 
 
观看多媒体,回答问题
 
 
 
分析、答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