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编辑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1单元第1章第4节: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2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新)济南版
    所属学科初中生物
  • 适用年级七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49 K
    上传用户rongerkl
  • 更新时间2014/10/13 16:09:0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一、教学目 标:
知识目标:
1.识别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重点,难点)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重点)
3.能够使用低倍镜观察装片。
4.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其他常用研究工具。
能力目标:
(1)       通过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动 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学生观察,阅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熏陶中,使 学生初步树立求实,求真,严谨的科学意识。
三、课前准备:
1)各种 不同的装片,课件准备
(2) 学生课下收集的叶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课程新授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
 
 
 
 
 
 
 
 
 
 
 
 
 
 
 
 
 
 
 
 
 
 
 
 
 
 
 
 
 
 
 
 
 
 
 
 
 
 
三、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作业:
(1)教师幻灯片展示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识别并回答。
(2)教师引入:在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生物探究的时候,我们往往还要用到一些研究工具,大家认识图片中的这种仪器吗?它就是一种常用的观察仪器——显微镜。
 
(2)课件展示几种显微镜,让学生大体认识,重点指出光学显微镜是目前最常用最普通的显微镜。
(3)投放光学显微镜图,学生对照课本15页图示,按照从下向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4)引导学生阅读14页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部分内容,并观察P14图,找学生到前面按要求示范,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完成“取拿与安放”这一步骤。
(5)展示讨论题,学生对照显微镜,结合课本插图及文字同位之间共同解决问题
1)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有哪些?动手体会他们的差异。
2)光学显微镜要利用光来看见物体,光线经过的路径大体是怎样的?被观察的物体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3)观察一下反光镜,有何特点?
(4)观察一下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5)在黑暗处和明亮处使用显微镜该怎样选择反光镜和遮光器?
6)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体会镜筒升降的距离。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点拨,归纳总结如下:
①目镜接触观察者的眼睛,没有螺旋。物镜接触被观察的物体,带有螺旋(幻灯片辅助)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②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镜筒—目镜,被观察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③反光镜一面凹,一面平。凹面镜可以加强光线。
④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穿过的光线量不同(板图辅助)
⑤光线弱:凹面镜,大光圈
光线强:平面镜,小光圈
⑥细准焦螺旋起微调作用,一般最后使用6、处理巩固提高中的第二题
1、对光
(1)       学生自主阅读对光的方法
(2)       教师引导归纳:a四个转动 (从上向下)b 以通光孔为标准,低倍物镜和大光圈都向通光孔对准,保持光线通过成直线通过。C要向光线充足的地方转动反光镜
(3)       幻灯片展示明亮的视野图片
(4)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讨论并回答巩固提高中的第三题
2、安放装片:
1)引导学生阅读安放方法,讨论回答问题
A根据前面学到的内容说出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
B 为什么字符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2)学生按要求安放装片,教师巡视指导。
3观察:
(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观察的方法
2)教师引导总结:“先下降眼看物镜,后上升眼看目镜”(幻灯片辅助)
3)思考:为什么镜筒下降时,眼看物镜?
4)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来解答课后巩固提高中的第一题
6)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巩固提高所反应的问题(幻灯片辅助)
①使用显微镜时,周围的光线不能被遮挡
②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③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标本移动和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
(6)       动手探究:(幻灯片辅助)
A视野中出现污点,如何判断污点在何 处?
B更换不同的目镜,体会高倍镜和低倍镜
4整理与存放:
学生阅读课本,并按要求操作
1多媒体投放连线题,学生看课本17页图完成题目
 
 
 
学生完成助学12页自我感知内容,并表达交流。
 
1.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_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__________对准______ ____。用__________眼朝__________里注视,______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2.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 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 ,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_。假如现在观察一 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___。
3.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目镜5×,物 镜10× B.目镜5×,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4.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A.b    B.d      C.q      D.p
5.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目镜   C.选用凹面镜反 光    D.调节准焦螺旋
6.显微镜 的使用步骤是__________。
A取镜 B对光 C装目镜 D降镜筒 E观察
 
助学11页当堂达标
 
图片开场吸引学生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导到下一节教学
 
 
 
 
 
 
 
 
通过学生表达,教师适当点拨归纳,使知识点更加明确
 
 
 
 
 
 
 
 
 
 
 
 
教师加以引导归纳,便于学生灵活记忆
 
 
 
 
 
 
 
 
 
 
 
 
 
 
 
 
 
 
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能够接解答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