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历史试卷
初中历史编辑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考试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历史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27 K
    上传用户226007
  • 更新时间2014/7/30 22:22: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1. 有一位历史学家曾说过,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水岭是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为界。持这种说法的理由可能是
A.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割地又赔款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开始走向衰落
2.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这揭示了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3. 如果把中国由完整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物体从山崖上坠下的过程,你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所处的位置是
A.崖边 B.崖底 C.悬崖的上半部 D.悬崖的下半部
4. 《青年杂志》在其发刊词中留下了这样的言论:“笃古不变之族,日久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这反映了杂志创办者的“求变”主要是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5.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路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李鸿章采取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