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部分知识点内容抽象,难度较大。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各地中考必考的重点知识。考查的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要求学生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自然界里的物质的构成,知道物质世界的无限可分性,能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知道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通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的设计通常配有精美的图画、生动的卡通图片、原子结构模型、化学反应微观图示以及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马年中考策略
解答有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问题,首先必须要通过原子结构模型、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微观图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掌握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的应用范围,如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用微观概念分子、原子来描 述,即宏一宏,微一微;另外,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宏观的元素只能讲种类,不能讲个数,微观 的原 子 、分子、离子既可以讲种类,又可以讲个数。
1.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粒子来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来保持,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在常见的物质中,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铁就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在铁这种物质中,不存在 分子和离子,则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因此,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