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而《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 成那个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而感到惋惜。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古代诗词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制定教学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让学生懂得要重视后天学习的道理。
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
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
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