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 (2002年福建福州4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则它的周长是【 】
(A)9 (B)11 (C)16 (D)11或16
【答案】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构成条件,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
∴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三角形构成条件,三边只能是2,7,7。
∴它的周长是16。故选C。
2. (2004年福建福州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
A、15°,45° B、30°,30° C、40°,40° D、60°,60°
【答案】B。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类思想的应用。
【分析】当顶角为120°时,底角的度数为(180°﹣120°)÷2=30°;
当底角为120°时,两底角的度数和为:120°×2=240°>180°,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
故选B。
3. (2005年福建福州课标卷3分)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 】
A、 B、 C、 D、
【答案】B。
【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四边形为矩形,∴OB=OD=OA=OC。
在△EBO与△FDO中,∠EOB=∠DOB,OB=OD,∠EBO=∠FDO,∴△EBO≌△FDO(ASA)。
∴阴影部分的面积=S△AEO+S△EBO=S△AOB。
∵△AOB与△OBC同底等高,∴S△AOB=S△OBC= S矩形ABCD。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