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含1-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早晨,坐在教室里还是瞌睡蒙眬的,老师来了,用教鞭啪啪地敲敲黑板,说:“念,大声地念,念出来就不困了!”这时,我想到选自《呐喊》的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那个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且“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的老先生,是深得读书之三味的。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呢。
读书须发声,好比李白杜甫的诗,好比著作等身的作家高尔基的文,好比那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尽管大声读起来,才能汲取字句里蕴涵的原始力量。
且读书须就好晨光。晨光乍现,灵性沉睡一晚,需要用美好的篇章大声把它唤醒。春晨宜读诗,温温软软、色彩烂漫;夏晨宜读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秋晨宜读静谧鸿远的散文,好比王安忆的“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冬晨读书,当选那刚硬肃杀,方能衬得一个“冬”字。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拗 省 嗅 谧
2、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成语。(2分)
人声鼎沸:
著作等身:
3、文段中有两个地方的文学常识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并改正。(2分)
(1)
(2)
4、学校举行“书香校园,重温经典”的晨读活动,你是校报的小记者,将在下面三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怎样提问?(3分)
校长 语文老师 学生
我选 进行采访。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