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课标要求】
1、运用水系图,说明北京市主要河流的概况
2、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北京市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北京市发展的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北京市水资源问题,了解北京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材分析】
《北京市的水资源》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北京版)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一是宝贵的水资源,二是北京市的水资源,三是水资源的保护。
从知识方面,是通过讲述水资源让学生不仅树立资源观,而且要有节水意识,技能方面,是在学习完北京市的地形,在学会阅读北京市地形图的基础上,不仅继续学习阅读水系图,而且也是对阅读地形图的复习与巩固应用,水资源的概念,是从两个方面给学生的,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论述并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这样正好利于学生的认知年龄,再用对比的方法,如利用我国和其他几个国家人均水资源数字对比,不仅突出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同时也潜在地埋下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